董天策:从唐宋文学转向传播学,接受采访谈传播学与符号学之互补
董天策:从唐宋文学转向传播学,接受采访谈传播学与符号学之互补
古代文学与新闻传播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实际上,古代文学对新闻传播的研究在文化基础和人格特质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认识古文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能为听众带来独特的感悟。借鉴古代文学人物的事迹,有助于塑造新闻传播者的独立精神。传播学与符号学之间的联系既复杂又紧密。传播学对传播过程的关注,对符号学起到了补充效果。
古代文学与新闻传播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实际上,古代文学对新闻传播的研究在文化基础和人格特质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古代文学与文化底蕴
古代文学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我国古代诗词为例,李白的诗作便生动地反映了唐代的文化风貌。丰富的古代文学积累为新闻传播者提供了更多的文化素材,便于他们在讲述故事时增添文化色彩。此外,各地古代文学各有特色,比如江浙地区的作品就带有浓厚的水乡风情。这样的特点有助于增强新闻传播的文化内涵。另外,古代文学中传承的价值观,如诚信和谦逊,也能通过新闻传播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认识古文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能为听众带来独特的感悟。古文学中的文学形象等元素,能够为新闻传播中的文案创作提供灵感。比如,运用“月圆”这一传统意象来传达团圆之意,在报道家庭团聚的新闻故事时,显得格外恰当。
古代文学与人格精神
古代诸多文学作品赞颂了崇高的品质。屈原的爱国之心,在其诗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了对楚国的忠诚与热爱。新闻工作者从这种精神中汲取力量,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无论在国内外,新闻调查记者都坚守这种品质,深入探寻事实真相。借鉴古代文学人物的事迹,有助于塑造新闻传播者的独立精神。
这种人格精神同样反映在新闻机构的理念里。比如,一些秉持社会良知的媒体,将古代仁人志士的精神作为自己的准则,他们始终致力于为民众发出声音,积极推动社会的进步。
新闻传播教育的精细化
新闻传播教育在细化过程中,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在欧美的一些高校,传播学课程被细分为多个领域。这样做虽然有助于培养专业的传播人才,却也可能使学生知识领域变得局限。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过于细化的专业设置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媒体融合的发展。比如,在新媒体平台日益兴起的当下,那些只掌握单一技能的新闻传播毕业生,往往难以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复杂挑战。
众多教师在细致入微的教育体系中授课。他们或许对某个小领域有着深入的钻研,却难以构建起学生全面的知识体系。然而,新闻传播领域要求员工具备宽广的视野,这与精细化的教育模式存在冲突。
传播学与符号学的关联
传播学与符号学之间的联系既复杂又紧密。在运用符号学方法研究传播现象时,一些理论成果得到了积极的应用。以广告传播为例,符号学中的符号解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不同地区的广告投放,必须考虑到当地受众对符号的解读能力。从符号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作用,比如广告语中词语的选择这一微观层面与品牌文化等宏观层面的联系,都可以通过符号学进行深入分析。
传播学对传播过程的关注,对符号学起到了补充效果。例如,在探究社交媒体信息如何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学能够深入分析信息从发布者流向接收者的整个过程。而符号学则专注于研究这些信息中语言和符号的含义。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全面地阐释传播现象。
符号学研究本土化
符号学在本土化进程中有其特有的体现。以赵毅衡先生的著作《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为例,这本书以中国文化为根基,探讨了符号学的基本问题。这种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国学者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符号学。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中,比如岭南文化,也能与符号学的研究相融合。本土学者在研究中融入了地方文化的特色,比如在解读岭南戏曲的符号时,他们就将这种解读与西方的符号学理论相结合。
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学术团队极其重要。以四川大学为例,该校以符号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为核心,构建了学术团队。此类团队能够汇聚国内学术力量,对中国符号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符号学研究更紧密地结合我国的社会实践和文化背景。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新闻传播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自三网融合提出以来,媒体融合的理念持续涌现。在高校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往往只照本宣科讲解理论,这种现象在地方高校尤为突出。学生们往往难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观察企业实践,部分地方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盲目模仿,最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应当确保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首先,需深入探究学术和思想的发展历程,以此为基础构建稳固的理论体系;接着,针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动理论与实践同步提升。比如,在媒体融合领域,那些成功的案例既重视采纳前沿理论,又结合具体实际进行创新实践。
在当前传媒迅猛发展的时代,你认为新闻传播应如何更有效地协调各种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