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研究

国家传播战略与媒介环境变化:中国国际关系学25年成就回顾

国家传播战略与媒介环境变化:中国国际关系学25年成就回顾

2011年10月,我独自完成了25万字的著作《国家传播战略与国家利益的实现》。这本书被收入到臧具林和陈卫星共同主编的《国家传播战略》系列中,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1月,又有一篇名为《信息全球化与中国战略》的文章,字数有三万二,同样由仪明海主编,收录在《信息全球化与国际关系》一书中,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发行。

学术成果展现

在学术研究上,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1年10月,我独自完成了25万字的著作《国家传播战略与国家利益的实现》。这本书被收入到臧具林和陈卫星共同主编的《国家传播战略》系列中,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1月,又有一篇名为《信息全球化与中国战略》的文章,字数有三万二,同样由仪明海主编,收录在《信息全球化与国际关系》一书中,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发行。回溯到2005年9月,杨勉主编的《国际政治中的中国外交》一书里,也收录了一本名为《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的著作,全书字数有三万,同样由中国传媒大学负责出版。

新媒体发展论坛参与

2014年11月15日,我参与了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新媒体发展与创新国际论坛”。这次论坛汇聚了众多行业内的专家。大家就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在会上,每个人都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对新媒体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这让我们对新媒体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美食文化研讨发声

2014年6月6日,我参与了“舌尖上的传媒:美食与媒体”的研讨会。会上,我不仅发表了关于《美食文化与媒介呈现》的主题演讲,还担任了活动的主持人。美食与媒体的融合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此次研讨会重点探讨了如何借助媒体更好地展现美食文化。众多专家各展所长,并交流了他们的丰富经验。

互联网传播议题讨论

2014年3月31日至4月1日,我参与了“互联网与公共传播:媒体权力、媒体多元主义与媒体治理”的研讨活动。会上,我发表了关于《传播技术赋予社会力量与社会抗争分化》的主题演讲。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举办,受到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与会者共同探讨了互联网传播与社会各领域的紧密联系。

网络治理相关交流

2013年12月,我参与了几场关于网络治理的会议。8日那天,我参加了“中国首届互联网治理高峰论坛”,并在会上做了一场演讲,主题是《网络跨界传播与主权国家管治——从国际传播视角看两者间的张力》。这次论坛是由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负责举办的。10日那天,我参加了“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并且担任了分论坛的点评工作。紧接着,到了20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与人民网联手举办了一场名为“互联网发展新博弈:学界与业界的对话”的活动。在那次活动中,我做了题为《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现状与可能趋势》的演讲。

其他多元活动参与

另外,我参与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活动。2013年12月25日,我参加了杭州出版集团举行的“展望未来两百年世界格局及变迁”的研讨会,并在会上提交了名为《展望百年政治形态》的论文。2011年12月17日至18日,我担任了组织者,并参与了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第五届新闻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2009年,我参加了多场活动。其中有在江苏举行的以“科学发展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笔会,这是一场专家博客交流活动。另外,我还参加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的国际传播专业研修班学术研讨会。此外,我还参与了由北京工商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经济新闻改革与发展研讨会。

在学术交流的诸多场合,人们都在琢磨:究竟哪个领域的研究话题最为重要?您有什么见解,不妨分享一下。另外,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