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研究

四十载春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盛大研讨

四十载春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盛大研讨

中国第一所高校传播学研究机构,四十岁了。近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24)在上海召开。会议持续三天

大学新闻传播学_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传播学研究机构40周年

近期,复旦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关键研究机构——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迎来了其四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为此,一场学术研讨活动以及名为“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24)”的会议在上海盛大召开,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极大关注。

辉煌成就过往

四十年来,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始终秉持初心,稳步向前。在2022年,该中心在全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最新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新闻传播领域内唯一一个两次获得该荣誉的机构。它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建立中国媒介学的设想,并与高校的高端智库联盟建立了合作关系,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科中唯一实施此类策略的研究机构。

学术创新探索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的单波教授,对中心的“四十不惑”探索成果给予了高度认可。目前,该中心立足于媒介学领域,积极探索数字城市沟通的新方向,成功拓展了传播研究的范围,凸显了学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和相互促进。学术研究的核心不断前行,在探索学术创新的路上,为学术界贡献了新的见解和灵感。

中国高校传播学研究机构40周年_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_大学新闻传播学

跨域合作成果

本次研讨会上,我们集中呈现了中心在近期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合作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李红涛副主任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多项合作议题达成了共识。这些合作不仅打破了地域的隔阂,更推动了不同学科知识及研究方法的相互融合与创新发展。

公共服务拓展

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心活动频繁。它已经和IP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达成了合作,共同开展“数字时代城市国际传播研究”的探索工作。同时,中心也加入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大家庭,成为首批共同建设的单位之一。此外,它还参与了“联创实验室”的共建,这个实验室的目的是共同应对超大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中遇到的复杂难题。

报告成果发布

在论坛上,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以及多位重要人物,一同发布了《亚太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城市沟通力指标体系与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是众多学术伙伴们经过长时间紧密合作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对于探究城市间数字沟通状况具有显著价值,并且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参考依据。

未来合作展望

随后,研究团队计划持续深化与各地学术机构的协作关系。他们计划把数字城市沟通力的评估技术应用到更多国内外城市,展开更深入的城市间对比研究,同时加强对于跨区域城市群数字沟通能力的探讨,旨在在新闻传播学和城市发展两个领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您觉得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未来能在哪些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恳请大家各抒己见。另外,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个赞,这样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次盛会的丰硕成果。

中国高校传播学研究机构40周年_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_大学新闻传播学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