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陈力丹教授于川大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2020年1月8日陈力丹教授于川大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2020年1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在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418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主题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蒋晓丽教授主持
陈力丹教授在讲座上对新闻传播学领域进行了详尽的实用阐述,这些内容对于从事相关学习的研究者而言,无疑是极具价值的财富。现在,咱们共同来深入挖掘这些知识
学科定位思考
陈力丹教授指出,关于“新闻传播学是否构成一门学科”的看法存在分歧,这说明我们对学科的定义有待深化。他提出,应减少学科名称中“学”的使用,转而聚焦于其研究内容或领域。这种观点打破了常规的思考模式,以往很多人都是依照既定的学科框架进行学习的,陈教授的发言让众人开始重新审视学科的深层含义,并且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研究方法探讨
教授强调,方法论是研究的灵魂所在,研究生必须对所采用的方法提出质疑。在实施研究时,不少学生常常不加思考地应用方法,很少去想这些方法是否适宜或者可能存在的缺陷。通过提出对现有研究方法的疑问,能够拓展研究的范围,例如揭露传统方法在新媒体领域的局限性,从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促进学科的进步与成长。
文献阅读推荐
陈力丹教授希望大家阅读他编写的新闻传播学科文献基础,特别提到了《从莎纸草到互联网》这本书。这本书以传统新闻史教学为依据,引导我们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去审视传播的历史。这或许会改变很多人以前以媒介为中心的看法,激发思维上的变革和拓展,进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
选题批判分析
以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向为参照,教授对选题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新兴话题的解读不够深入,对技术发展的前景过于乐观。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缺乏深入的学术分析和多学科视角的考量。某些研究只聚焦于传播技术的最新动态,却未对其中蕴含的深层原因和潜在效应进行深入分析,这一现象暴露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同时也向未来的研究者发出了改进的提醒。
设想话题分享
教授在交流中提到了自2015年以来的一些思考点,诸如新型传播方式对传统传播顺序的影响等,同时表达了对对这些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期待。这些思考点具有前瞻性,特别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型传播方式正在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顺序。对这些思考点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把握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趋势。
学术论文指导
教授对学术研究的要点进行了明确讲解,并详细介绍了其四大关键领域,还特别指出了研究设计中存在的“W”型疑问。在众多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方向不明确的问题,这种情况往往使得论文缺少了核心观点和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者若能清楚界定研究主题、探究目的和实施方法,便能有效减少论文中描述冗长而论证薄弱的情况,进而使论文结构更清晰、内容更深刻。
讲座一结束,同学们普遍觉得收获颇丰。他们对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产生了更大的兴趣,那么,在陈力丹教授的讲座里,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