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新闻学专业遭鄙视?学科发展却逆风飞扬
高考季新闻学专业遭鄙视?学科发展却逆风飞扬
每逢高考季,鄙视文科,尤其是劝退填报新闻学专业的声音,都会不绝于耳。今年,新闻学教授下场怒怼网红,让有关新闻学专业的争议屡上热搜,至今热度不减。
今年,新闻学领域的教授们与网络红人的争执频发,使得新闻学专业的话题热度持续不减,对此,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争议缘起
最近,某985高校的新闻学教师与一名网络红人展开了激烈的争执。红人讥讽教授的粉丝数量不多,而教授则回应称,网红若想再来辩论,就得先去发表C刊文章从事科研工作。这一事件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相关话题也频繁出现在热搜榜单上,使得新闻学专业成为了舆论的热点,同时也引起了公众对新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专业现状
尽管媒体行业正遭遇传播环境变迁带来的重重困难,国内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却呈现出一种“逆境中崛起”的态势。招生规模并未出现显著下滑,而且各高校依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然而,这一现象与众多人对媒体行业不景气、新闻学专业发展前景不佳的普遍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教授自信
那些为新闻学发声的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们,信心满满。他们深信新闻学拥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在他们眼中,新闻学专业旨在培育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媒体的工作岗位。因此,即便面对网红的负面评价,他们也能坚定地捍卫新闻学的尊严。
学生转变
现在低年级的新闻学本科生关注的焦点与前辈们存在差异。过去,学生们热衷于在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实习,寻找报道的主题,而现在,他们更倾向于策划发表在C类期刊上的文章。撰写论文、发表论文成为了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这种现象让人感到有些讽刺,同时也揭示了新闻教育模式的演变。
教育反思
杜强记者回想自己刚走出校门时对新闻教育颇有微词,如今他的看法已有所转变。那些受益于新闻学教育的人或许能体会到他的感受。然而,像四川大学张某指控农民工偷拍的事件,却暴露出一些受过新闻学教育的学生在对待事实和弱势群体方面存在不足。这反映出新闻教育可能存在某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核心危机
网红对新闻学专业的负面评价无需过度忧虑,然而,如果新闻教育缺少自我反思,那么在内部循环中就会产生根本性的危机。新闻专业的学生应当持有对客观公正的坚定信念、对事实的尊重以及探寻真相的技能,这些正是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关键。新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不能再忽视广大学生的利益。
大家都在思考,我们现在的新闻教育要如何进行变革,才能培育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观点,同时,别忘了点赞以及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