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动态

5月11日云南大学举办新闻传播学论坛,聚焦传播与日常生活变迁

5月11日云南大学举办新闻传播学论坛,聚焦传播与日常生活变迁

5月11日,云南大学“理解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术论坛(2019)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举行。

云南大学成功举行了一场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活动,该活动已顺利落幕。来自各地的学子们齐聚一堂,热烈讨论,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闪耀。收获颇丰,让人倍感鼓舞!

论坛概况

2019年5月11日,云南大学于呈贡校区成功举办了“理解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该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29所国内高校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省内新闻传播院系的师生,参与人数超过百人。论坛以“传播与日常生活变迁:新媒介的视角”为核心议题,共设立九场分论坛,内容丰富多彩。

特色专场

云南大学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微信与乡村日常生活”专题讨论会备受瞩目。会上,六位同学详尽阐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论文主要围绕微信对乡村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展开,同时深入剖析了新媒体在乡村的应用情况,为学术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分论坛交流

在各分论坛中,同学们就新媒介与社会空间的再生产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评议者们对主讲人的发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云南大学的黎藜副教授讲述了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高莉莎博士分享了她的研究体会,众多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同学们与教师们就各自的疑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收获颇丰。

导师专场

论坛举行了“导师专场”活动,特别邀请了众多知名学者进行演讲。郭建斌教授对“仪式分析”在传播领域的运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肖青教授讨论了民族文化符号在媒介生产中的问题,孙信茹教授介绍了网络时代民族志研究的新动向,王勇教授也发表了精彩的评论,为在场的同学们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资讯。

学术讲评

论文审查阶段极为关键,学生与教师在讨论中展开真诚的交流。通过教师的点评和指导,学生们能发现研究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学术水平在交流互动中得到提升,对未来研究充满期待。

成果与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的陈荣同学在论文评比中荣获了最高奖项,同时,还有众多同学分获二、三等奖。该论坛作为“理解中国”计划的核心项目之一,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它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对新闻传播学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您是否曾加入过类似的学术讨论会?在那次交流中,您有哪些深刻的感受?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共同探讨。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