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浪潮下,视听采访与写作为新闻从业者指引何方?
媒体融合浪潮下,视听采访与写作为新闻从业者指引何方?
融合时代的“答案之书”:以人本叙事重塑视听采写——评《视听采访与写作》 作者:高瑶(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在当今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中,传统的新闻传播形态正经历着
科技发展使影音渠道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新闻工作者面对转型应如何保持专业本色?《影像采集与文稿撰写》一书提供了相应指引。
直面融合生态
这本书一开始就正视媒体融合的纷繁局面,不会一味地追逐技术。作者很警觉,点明不论媒介如何更迭,“以人为本讲述精彩故事”始终是新闻传播的中心。这一思想通贯整个新闻制作过程,告诫从业人员不要被技术所迷惑,要把握新闻的精髓。
强调职业坚守
当前信息分发机制和内容呈现方式存在不足,算法推荐导致公共讨论缺乏深度,零散传播又割裂了新闻报道的连贯性。这本书倡导记者要“深入实地采写”。只有扎根现场、体察人情,回归新闻本质,视听作品才能产生共鸣,为困惑的媒体人提供启示。
构建知识图景
这本书是在新闻传播学特色建设的大环境下编写的,它描绘了移动互联时代的视听传播知识框架,并且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书中内容丰富,包含了视听采访和写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分析国内外实例,帮助读者掌握视听表达的方法,建立起全面的能力体系,从而增强国际传播的效果。
整合三重逻辑
这本书把“新闻思维、视听思维、用户思维”融合得非常巧妙。当前移动互联环境下,专业记者需要准确评估信息的重要性,熟练运用影像声音表达方式,透彻分析受众心态,这样就能利用视听传播的长处,改进表达技巧,让读者有更好的感受。
贴合学习需求
它很符合年轻群体学习的需要,文字简洁易懂。书中讲解理论时,穿插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事例,众多事例加上深入分析,为新闻传播学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听实践思路,帮助读者更透彻地掌握知识,也更善于运用知识。
传递新闻信仰
这本书通过分析实例来教授方法,整理了进步的线索,展现了坚持根本同时勇于变革的精神。它让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明白,传播的手段和渠道虽然会更新,但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故事里的情感表达,而记者最关键的本领是挖掘有价值的素材。阅读之后,人们得到的不只是具体做法,还有对新闻事业的坚定信念。
如今信息传播这么普遍,新闻工作者最不容易守住的是什么?大家踊跃发表看法,同时记得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