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学习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报考指南:从广告学到国际新闻传播的选择与招生情况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报考指南:从广告学到国际新闻传播的选择与招生情况

我在本科阶段,对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公共关系等课程颇感兴趣,因此早早地就立志要报考广告学。但现实总是残酷,种种主客观因素让我未能如愿以偿。之后,由于专业被撤销、初试科目变更等原因,我不得不将专业调整为国际新闻传播,备考过程异常艰难。换专业让我面临时间紧迫的挑战,3个月内必须掌握新专业的核心知识,这压力相当大。

专业选择波折

我在本科阶段,对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公共关系等课程颇感兴趣,因此早早地就立志要报考广告学。但现实总是残酷,种种主客观因素让我未能如愿以偿。之后,由于专业被撤销、初试科目变更等原因,我不得不将专业调整为国际新闻传播,备考过程异常艰难。

换专业让我面临时间紧迫的挑战,3个月内必须掌握新专业的核心知识,这压力相当大。尽管如此,既然已经作出选择,就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这也让我在困境中学会了如何寻找出路。

时间安排规划

我从九月开始辞职,集中精力复习,备考时间从九月持续到十二月。在复习计划上,公共课和专业课都分别进行了四次复习。由于我本身具备一定的英语和专业课基础,所以敢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备考。我的复习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

我觉得其他同学在3、4月可以大致浏览参考书目,对内容有个了解;而到了5、6、7月,就应该细致阅读,构建知识体系,补充相关知识点,并开始第一轮的记忆。有条不紊地这样做,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

专业课复习难点

以前学广告时得考714新闻传播基础和822广告公关实务,转了专业后,考试科目变成了714和832新闻传播学实务。我对于714的内容还记忆犹新,资料齐全,于是便把精力主要放在了832上。

复旦官网并未提供832考试的详细大纲,该大纲是在试卷合并后形成的。其涵盖内容广泛,题型多样,难以预测,使得复习变得异常困难。我不得不搜集各类资料,逐个整理知识点,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这个过程虽然痛苦,却也让我收获颇丰。

专业课学习阶段

专业课学习分为两个主要环节:一是深入阅读,二是提炼总结。深入阅读阶段,我们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提炼总结阶段,我们提取关键点,使知识体系化。学习资料属于输入环节,而练习和答题则是输出环节。

备考期间,3、4月大致浏览推荐书目,5至7月则深入阅读构建知识体系,补充相关内容并加以记忆,之后持续强化练习,使所学知识真正成为己有,这样在答题时便会更加得心应手。

论文资料阅读

阅读论文同样关键,需根据个人状况来挑选。若备考时间紧迫,可查阅二手资料,例如公众号整理的专题概要。但核心在于理解并有效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阅读论文时,我会记录关键观点和实例,这样在回答问题时就能有依据。通过掌握学术界的最新见解,答题内容也会更加深入和富有创意。

复试情况介绍

历年数据显示,拟录取者的政治和英语成绩普遍在150到160分之间。专业课一难度较高,分数差距较大;而专业课二的分数差距较小。此外,复试的淘汰率也有所上升。在复试中,初试和复试的成绩分别占60%和40%的比重,考试形式仅限于口试。

复试成绩中,专业知识占比高达八成,外语部分占两成。首先,我会用简短的中文进行自我介绍,随后老师会根据我的介绍进行提问,涉及我的基本信息、本科经历、选择复旦大学的原因、实习经历以及阅读过的书籍等。在专业知识方面,考察会更加细致,因此我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复习时,大家更倾向于关注基础知识还是聚焦时事热点?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赞并转发!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