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研究

新闻编辑室剧照引深思,新闻专业危机下常江教授如何看?

新闻编辑室剧照引深思,新闻专业危机下常江教授如何看?

采写 | 张文曦编辑 | 萧奉题图 | 《新闻记者》内外交困之下,新闻专业该如何回应?社交网络时代,新闻该怎么做?读新闻,真的不再是一个好选择了吗?新闻专业最近被冲上了风口浪尖。

新闻传播学就业工资_社交媒体新闻获取方式影响_数字新闻发展趋势

数字时代,新闻行业的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发展路径和读者如何挑选新闻来源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同意见。

数字新闻研究重点

数字新闻发展趋势_新闻传播学就业工资_社交媒体新闻获取方式影响

近年来,“数字新闻”成为了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探讨数字时代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新闻来源众多且繁杂,如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层出不穷。面对海量的信息,读者们面临着一个难题:究竟该如何精准地获取到有用的新闻

数字新闻发展趋势_新闻传播学就业工资_社交媒体新闻获取方式影响

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趋势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表明,个人获取新闻的方式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据调查,超过六成的用户习惯于从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这种现象不仅限于年轻人,中老年人也开始依赖社交媒体来获取新闻,不同年龄段在新闻获取渠道上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社交媒体新闻获取方式影响_数字新闻发展趋势_新闻传播学就业工资

各年龄段新闻获取差异

尽管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在获取新闻的途径上越来越相似,但在内容选择上却存在差异。年轻人倾向于追求新颖和热门的信息,而中老年人可能更倾向于关注养生和时政等方面的内容。以80后为例,他们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浏览信息,但同时也非常重视系统性的阅读和完整的叙事。此外,社交平台的规则和用语往往由年轻人主导,这使得老年人获取信息时面临一定的认知障碍。

中老年人与假新闻困扰

数字新闻发展趋势_社交媒体新闻获取方式影响_新闻传播学就业工资

我们常认为中老年人容易相信虚假新闻,这种现象其实是幸存者偏差在作祟。在数字媒体环境中,年轻人更容易获取信息,而老年人则更可能成为虚假新闻的受害者。这主要是因为平台规则的不同。例如,一些新兴平台使用的语言和规则较为复杂,老年人往往难以适应,因此更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提高媒介环境的年龄和文化包容性。

新闻标题乱象

现在不少新闻标题既简短又幽默,这种现象对新闻工作来说是不良的,甚至触及了伦理底线。一些传统媒体并未对此进行抵制,反而成了这种做法的领头羊,让人感到非常失望。这其中既关乎新闻行业在转型期中的坚守与变革,也和青年一代在数字媒体影响下形成的交流习惯紧密相连。新闻行业需要找到“受欢迎”与“专业性”之间的平衡点。

新闻传播学就业工资_数字新闻发展趋势_社交媒体新闻获取方式影响

中外新闻差异思考

欧美国家的民众并不将社交短视频视为新闻,这类内容更多是平台调性的问题。相较之下,我国社交短视频中新闻内容逐渐增多。这种差异凸显了不同国家在新闻观念和媒体环境上的差异。我们有必要思考如何改善新闻环境,以便让读者能够接触到更高质量的新闻。

大家对于何种新闻氛围最有助于公众获取准确信息有何看法?期待您的评论、点赞以及转发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