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 郑州大学首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盛大开幕
2025年3月14日 郑州大学首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盛大开幕
2025年3月14日上午,郑州大学首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穆青常青”学术论坛暨第十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新闻传播学类分论坛在郑州大学隆重开幕和成功举办。
2025年3月14日,郑州大学成功举行了一场学术活动。当日,首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穆青常青”学术论坛和第十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新闻传播学类分论坛在此盛大开幕,最终顺利闭幕。来自国内外的众多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传播学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变革。
论坛信息
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同承办了此次论坛,此外,新闻与传播学院及《新媒体公共传播》学术集刊也加入了活动组织。该论坛聚焦“数智时代的传播新变:传承、发展、创新”这一主题,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他们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
开幕式讲话
在开幕式上,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的负责人何水教授热情地欢迎了在场的各位嘉宾。他强调,郑州大学在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此外,他还特别指出,在数智化时代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希望在这次论坛中,加强同众多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交流,推动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并且为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副院长致辞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正处级组织员、副院长张淑华教授发表了讲话。她提到,随着数字智能技术的进步,传播领域迫切需要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和结合,这样才能打破理论的局限。此外,她勉励青年学子继承穆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闻理念,将技术道德、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贯穿于学术研究的全过程。
主题演讲
邓元兵教授,身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副院长,他承担了本次主题演讲的主持工作。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副院长曾润喜教授对“数字政府传播”的深层含义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讲解;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张小玲教授用“跳探戈般讲述故事”的比喻,对国际传播与公众舆论间的紧密联系进行了深入挖掘;厦门大学的宣长春副教授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如何重塑学术想象力的方法。
圆桌对话
在“青年学子学术研究之道”的圆桌会上,专家们与研究生代表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了多个议题,诸如如何挖掘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何增强与导师的交流效果等。这场热烈的讨论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受益匪浅,为青年学子们指明了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
平行分论坛
3月14日午后,五场分论坛同时拉开帷幕。五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研究生在此场合,纷纷展示他们的论文。这些研究涉及众多领域,如数字媒介、国际传播等前沿话题。此次论坛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交流平台,使得青年学者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交流学术观点。此举为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种学术交流对于推动新闻传播学的成长与进步,具有多么重大的影响,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并分享您的看法,让我们共同来深入讨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