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考研该选吗?新传与新闻学、传播学区别在哪
新传考研该选吗?新传与新闻学、传播学区别在哪
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互相融合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跨学科研究也日渐成为新趋势,新闻与传播专硕的设立,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正在本科阶段学习相关专业的同学们,在面临考研抉择之际,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是报考新闻学、传播学,还是选择新闻与传播的专硕?这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有时甚至焦虑到头发都快要掉光了。下面,我将逐一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几个专业的情况。
专业发展历程
新闻与传播学科的课程安排紧密相连。相较于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型硕士的深厚积累,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设立则相对较晚。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首次推出了这一专业型硕士的招生方案,其研究焦点涵盖了“新媒体实务”这一领域。到了2014年,北京大学也设立了新媒体研究院。随后,众多高等学府亦步亦趋,深化了对新媒体传播领域的探究,同时,他们还着力培育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招生学科类别
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以及传播学,它们均隶属于同一学科范畴。在众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部分院校依据一级学科进行招生,而另一些院校则依据二级学科。尽管各高校在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上存在差异,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考试科目往往相同,这反映了该学科在招生方面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考试科目情况
在查阅众多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招生简章时,我们发现,多数院校在招生选拔环节中,都明确提出考生需具备(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测试及(440)新闻与传播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内容,综合能力的测试项目与学术型硕士的新闻实务课程内容相仿,主要侧重于考察考生的采访、写作、编辑以及评论等方面的技能;此外,专业基础课程与学术型硕士的新闻传播史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较为接近,主要是对考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考察内容侧重
在初试环节,学术型硕士需考的新闻学和传播学,还有专业型硕士的新闻与传播科目,考试内容大体一致,两者间关联紧密,相似度较高。然而,专业型硕士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他们的实践能力要求更为严格。考试重点考查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案例分析等技能,以此彰显专业型硕士的实用价值。
专业培养方向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术型硕士课程更侧重于理论研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新闻与传播的专硕课程更注重于培养那些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这种差异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学科自身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同时也有利于向社会输送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
分数线与吸引力
从2018年至2022年,新闻传播学硕士和专硕的复试分数线逐年攀升。考虑到新闻与传播专业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多样化的就业渠道,该专业吸引了大量本专业及跨专业学生的青睐。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态势也日益加剧。
在准备考研的日子里,同学们往往会对自己选择的专业进行深思熟虑,考虑是更倾向于理论学习还是更侧重于实践应用?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若这篇文章给您带来了启发,别忘了点赞并转发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