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动态

第十七届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回顾互联网与中国社会变迁,展望媒介与数字社会未来

第十七届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回顾互联网与中国社会变迁,展望媒介与数字社会未来

针对当前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态势,这种体系的梳理显得尤为实用,有助于读者迅速抓住关键点。本书在众多教材中独树一帜,特别强调中国背景和实际应用。它深入剖析了媒体融合、舆论等关键现象,从而赋予了知识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方式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便于读者掌握知识在本土的应用。同时,这也提示我们,新闻传播学应立足于我国国情,用中国的眼光去审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而促进学科的发展。

全文
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百名专家学者共议马新观教育与实践

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百名专家学者共议马新观教育与实践

11月23日,一则重大新闻突然公布,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在复旦大学隆重开幕。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正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活动地点设在复旦大学。该论坛每年举行一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基地不断投入,现已成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核心平台。在此,他们展开了全面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全文
10月25日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位授权点评估 专家齐聚

10月25日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位授权点评估 专家齐聚

10月25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B220会议室举办了一次关键会议。在会上,新闻传播学学位点的评估流程进展顺利。这项工作对学院的发展极为关键,同时也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此次会议展现了武大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发展潜力。午后,我们开展了对新闻传播硕士点学位授权的评估活动。评估结果显示令人满意,两个学位均成功达标。这对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荣耀。强月新院长表示,会依据专家组意见进行优化。

全文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本科教育教学特色系列报道第5期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本科教育教学特色系列报道第5期

在教育界,评估被视为对教育成果的全面审查。众多高校正紧张准备接受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质量的审核,这对他们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成长的机会。今天,我们聚焦于某所学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想了解其教学特色,看看它是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新闻传播学院开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大讲堂活动持续进行,引导学生明确思想道路。在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途径。

全文
10月26日第七届浦东论坛召开 聚焦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建设

10月26日第七届浦东论坛召开 聚焦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建设

10月26日,上海举办了第七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这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他们齐聚一堂,共同讨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这一议题对于整个学科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今社会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迅速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

全文
软科发布2024排名: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排名情况

软科发布2024排名: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排名情况

高等教育领域,学科排名的公布往往备受瞩目。此次软科推出的两大排名,让众多学科专业迎来了新的排名。对于关注新闻传播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众人来说,迫切希望知晓排名的具体内容。比如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广播电视学的课程设置是否紧跟行业发展,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社会反馈等方面,都会被软科进行评估。广播电视学相关领域,那些具有传统广播电视经验或与传媒企业有合作的高校,往往占有先机。

全文
第十六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在广州召开,聚焦智能传播与中国式现代化

第十六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在广州召开,聚焦智能传播与中国式现代化

信息传播正快速进步,学术间的交流对传播学的进步极为关键。第十六届中国传播学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思考路径和指引。此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机构联合承办。大会的主题是“智能、传播与中国式现代化”。胡正荣,中国传播学会的会长,在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传播学大会坚定不移地走正确路线,勇于进行创新。

全文
9月20 - 22日广州举行的中国传播学大会:主题、嘉宾与意义

9月20 - 22日广州举行的中国传播学大会:主题、嘉宾与意义

在我国传播学发展的历史中,一场聚焦“智能、传播与我国现代化”的盛会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场会议汇聚了约150名专家学者、编辑和青年学生,成为一大亮点。与会者共同探讨传播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无疑是新时代我国传播学领域的一件盛事。主办方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中国传播学会,执行方则有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

全文
东南大学等高校新专业登场与旧专业下架,背后折射的市场变化

东南大学等高校新专业登场与旧专业下架,背后折射的市场变化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的专业设置经常发生变化,新的专业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一些老专业正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这其中包含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的进步,也关系到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考量。众多高校增设新专业,目的在于把握新兴领域的先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部分高校已着手削减部分专业课程。西北大学在撤销这些专业的同时,也计划申请增设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

全文
2025 新传人 本站仅作学习交流用途,全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