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研究

中国传播学发展回顾:1949年以来主要问题与学术创新突破

中国传播学发展回顾:1949年以来主要问题与学术创新突破

20世纪初,美国传播学体系逐步建立。传播学那时坚信,世界存在客观规律,能通过严格的科学手段揭示其稳定模式。但到了40至50年代,美国传播学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较为分散,政治上缺乏合法性,导致其发展未能持续。施拉姆在美国创立了“传播学”,这才让传播研究开始注重实证和管理等领域的分支。1983年,施拉姆来访我国,对我国传播学的进步贡献显著。你认为媒体技术将如何改变传播学科的发展方向?

全文
黄旦教授在全国出版学博士生论坛作主旨报告: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学再学科化

黄旦教授在全国出版学博士生论坛作主旨报告: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学再学科化

现今学术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众多学科正经历着各种改革。借鉴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的发展历程,为出版学学科建设提供经验,这一议题既前沿又充满挑战与机遇。出版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此时,传播手段、社会结构等四个领域的变化,给以印刷媒体为核心的学科带来了挑战。出版学需在数字环境中进行重新定位。您觉得在参考新闻学学科化进程的实践中,出版学的学科发展能否迅速提升?

全文
新闻传播学中非实验数据的因果推断挑战与内生性问题解析

新闻传播学中非实验数据的因果推断挑战与内生性问题解析

在学术研究中,内生问题犹如潜行的鬼魅,隐藏在观测数据中。这种情况颇为棘手,众多研究者都必须直面这一难题。根本来说,内生性问题涉及解释变量与误差项之间的关联。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内生性问题导致数据间的联系变得复杂难解。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新闻传播学,内生性问题常常会破坏原本用来确认因果关系的逻辑结构。此外,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加强信息全面性与精确度的预防工作,有助于降低内生性问题。

全文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解析:新闻学与文学类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解析:新闻学与文学类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新闻传播学专业旨在培育既精通新闻理论和操作技能,又具备丰富文化及科学素养,并熟悉新闻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门人才。以电视台为例,他们需负责节目的内容采集与编辑,确保各类新闻节目能够顺利播出。此专业定位清晰,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使他们成为新闻界的骨干。新闻专业隶属文学范畴,通常设在文学院内。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有了更多就业选择。那么,你认为新闻传播学哪个领域更有发展前景?

全文
周岩研究中国传播学教材:透析教学发展脉络

周岩研究中国传播学教材:透析教学发展脉络

传播学教材的发展历程中,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在早期,传播学的总论类书籍承担了多种职能,这种现象显得格外特别。在80至90年代初期,传播学的总论类书籍兼具教材与专著的双重身份。它们从传播学研究的初期视角出发,为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展现了当时较为基础的研究成果。九十年代,传播学教材的种类有所增加。对引用频次较高的教材进行数据统计,有助于清晰揭示我国传播学教学的核心内容。

全文
转文化传播理论解析:新全球化时代下的跨文化传播升级与一带一路倡议

转文化传播理论解析:新全球化时代下的跨文化传播升级与一带一路倡议

自2016年以来,世界进入了“新全球化”阶段,社会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动。过去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如同陈旧的桥梁,难以适应当前的变革,对新兴现象的涵盖与解读显得力不从心,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先前在较为平稳的全球环境中形成的“跨文化传播”理念,面对现今快速变迁的时代,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了精确洞察全球社会文化的变迁,“转文化传播”这一新理念应运而生。你对“转文化传播”能否全面超越“跨文化传播”有何看法?

全文
2020年中国特色新闻学发展挑战与传播学多点发散研究探讨

2020年中国特色新闻学发展挑战与传播学多点发散研究探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领域持续进行着深入的探索。构建符合我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新闻理论体系,开拓传播研究的新领域,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争论和焦点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理念,使之与当前传播趋势和我国传播现状相契合。

全文
2025 新传人 本站仅作学习交流用途,全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